|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揭开“赵匡胤籍贯”之谜

揭开“赵匡胤籍贯”之谜

关键词:揭开“赵匡胤籍贯”之谜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揭开“赵匡胤籍贯”之谜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xy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860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罗云村的赵匡胤遗迹和传说
     据《穆天子传》记载,赵姓之祖造父曾为周穆王驾驭“八骏”之车巡游天下,有功而封邑于山西赵城,使这里成为“赵”姓起源之地。在当地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赵匡胤是赵城县罗云村人的传说。
据传,赵匡胤是赵城县西四十里(刘家垣乡)罗云村人,该村村民原来都是姓赵。赵匡胤一家几代贫困,住在村北二里红土山的“虎峪”沟内,至今那里还有一眼窑洞,传说是赵匡胤居住之所。因为赵匡胤从小生活在红石、红土的环境当中,所以他像戏曲舞台上的红脸形象一样,从小就是面色通红。因为他秉性耿直,爱替人打抱不平,后来人们就把这一类民间英雄称为“红脸汉”。
     又据罗云村人传说:赵匡胤少年时嗜好赌博,但因为自己没有钱,所以养成输了钱打架不买账、赢了钱揪住硬要钱的“蛮派作风”,这种“认赢不认输”的脾气,对他后来成就人生大业起了重要作用:赵匡胤长大成人以后,走南闯北,结交天下好汉,历尽艰难,终于登上了北宋皇帝宝座。
     据《罗云村史》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罗云村人为纪念本村曾经出现过“真龙天子”——赵匡胤,根据古代“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集资在村东建起一座“飞云楼”,楼分两层,砖木结构,高三丈四寸;底座呈长方形,长二丈一尺六寸;宽一丈九尺。底座上为一木制亭楼,檐牙高喙,工艺精致似造型美观,布局合理理气势雄伟。近看似似群龙斗天”,远望若“腾云若飞”。底座通道上方中央镌刻有“元朗里”三个一尺见方的柳体大字。“元朗”者,赵国胤之号也。亭楼背面镶嵌着一块碑石,上书“古西罗”三个大字。在敷演北周郭威派赵匡胤攻打高行周的历史剧《高平关》“斩鹞子”一折,赵匡胤出场道白中就有“生于西罗小县”之语。可惜的是:这座高大、珍贵的纪念性建筑,在“文革“十年内乱中已被拆毁,只有”古西罗“碑石尚存。
    在罗云村和赵城县所在的临汾,至今流传着一首《筐子为何叫“龙卧”》为民谣:
    筐子又名叫“龙卧”,这种叫法不太多。发源之地是赵城,逐渐扩大半个省。
    传说宋王赵匡胤,祖籍赵城罗云村。幼年老家遭饥荒,随父逃荒走洛阳。
    其父一路把饭讨,一副担子肩上挑。担子得担得小儿郎,匡胤、光义坐两筐。
    自古贵人多磨难,遭难方能受锻炼。匡胤、光义两兄弟,长大果然成了器。
    文韬武略样样强,讨饭之家出帝王。人称帝王是真龙,从此筐子有别名。
    长辈教育小儿郎,常拿“龙卧”作比方:为人吃得苦中苦,不能成龙也变虎。
    “箩筐”是用荆条编成的圆形有底的农用物器,由于它曾经被用来担挑赵匡胤、赵光义两个皇家兄弟,所以在洪洞、赵城被人们称为“龙卧”。这是在别的地方绝对没有的特殊的现象。这首民谣内容与其他地方流传的赵匡胤、赵光义幼年被父亲挑在箩筐中外出逃难的说法如出一辙,可见赵匡胤是“讨饭之家”出身和籍贯是赵城罗云村的故事,在山西晋南民间的流传广泛和影响之深。
二、罗云村“赵”“贾”二姓这谜
         在山西洪洞,广泛流传赵匡胤是罗云村人的传说。但在赵城镇罗云村,现在该村村民却全部姓“贾”,没有一户姓“赵”。究其原因,这一问题与金、元统治者先后屠杀赵宋皇家后裔有关。据当地传说:蒙古人消灭南宋后,为了平息广大汉族人的反抗,发起了追求、屠戮宋朝皇室赵氏一家的浪潮,当时有赵宋后裔赵受之、赵和之兄弟二人,从河南逃回当时人所不知的故乡赵城县罗云村老家,以保全性命。为防止被蒙古人“一网打尽”,赵受之一家留居罗云,赵和之一家则徙居汾阳。为了保护赵氏一族的生命安全,罗云村赵氏决定全村改为“贾”姓,以避灾祸。“贾”都“假”也,真者“赵”也。至今,罗云村东堡门上端还镌有“受氏遗风”的砝雕横楣,赵匡胤登基时,为了光耀门楣,掩盖了自己是罗云村贫苦人家出生的史实,攀附自己是汉代京兆尹、涿郡人赵广汉之后,所以他的原籍——赵城罗云村,反而鲜为人知,这样罗云村赵氏一族才免遭蒙古人的屠戮残杀。
      有关金、元统治者屠戮赵宋皇室后的史实,虽然鲜见于正史记载,在野史中却有所记录,据宋王明清《挥尘录》载:“秦桧之尝对外舅自言:‘靖康未,与莫俦俱在虏寨 ,粘罕二太子谓:搜寻宗室,有所未尽。俦陈计于二,乞下宗正司取玉牒,其中有名者尽行根刷,无能逃矣……”“玉牒”指皇室家谱;“根刷”是从根本上清洗、诛杀殆尽。可见赵和之、赵受之兄弟二人在宋朝灭亡以后,逃回故乡赵城罗云村的说法并非虚构。据罗云村贾善道撰《南六门及全村家谱略记》载:“阅《贾氏家谱》后确知……吾贾氏诚系宋室后裔……”说明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并被记入家谱之中。而且,在抗战以前,罗云村贾氏宗长处还一直保存着赵弘殷、赵匡胤、赵光义等赵氏祖先的画像。
不过,罗云村贾姓至今仍然没有恢复赵姓。其中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原因,据说赵匡胤脖子短,头部看起来像似缩在肩颈以内,类似缩头无龟,所以人们给他取外号为“小鳖”。进入明朝以后,由于罗云村人死爱面,不愿意让人们把本村赵姓叫成“鳖儿子”;把本村贾姓叫成“龟孙子”,所以“贾赵归一”之议也就越拖越远。但罗云村人一说起“八月十五杀鞑子”来,就个个浑身是劲,恨不得把“赵家世仇”蒙古人斩尽杀绝!虽然原来这一段饱含血泪的亡家、亡国史,罗云村人已以视为历史故事传说,并不过分追究和在意。但也有不少人念念不忘这一段奇异独特的祖先改姓历史。
又据《人民日报》海外版道:南宋祥年间(1279),元军攻破广东崖山。宋朝宗室“闽冲郡王”赵若和为躲避元军捉拿,带领全族,改为“黄”姓,隐居于福建省洋浦县赵家堡村。“黄”者,“皇”也。这一无独有偶的事实,也可以证明罗云村“贾”氏可能就是“赵宋皇室”后裔改姓而来。
据有关史料记载: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生五子:长曹王,末岐王,俱蚤世弗嗣。次太祖,三太宗,四魏王,鼎分三派。”四子魏王匡美,更名光美,复名延美。有子十人。其行辈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在《宋史·宗室世系表》二十八,魏王派第五代,均记有“赵受之”“赵和之”叔伯兄弟之名,可见金初逃难回到赵城县罗云村的赵受之、赵和之叔伯兄弟二人,就是赵宋皇室魏王赵延美一族后裔。
三、吕梁深山的“赵宋皇室”遗迹
除了赵城罗云村的赵匡胤传说外,在山西孝义县吕梁山区的西辛庄镇境内,还发现了赵匡胤的祖母“宣皇圣母陵”、外曾祖父“刘宣王陵”,及其父赵弘殷的“宣皇原”等多处赵宋皇室遗迹。
有关这些遗迹,在多种山西地方史料中都有明白的记载,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山西通志》“陵墓”记载:“孝义县·宋·宣皇圣母陵:在县西南六十里,今宣皇原王才里。按:宋·建隆元年八月丙午,奉上玉册,谥祖日“简恭皇帝”,庙号“翼祖”;祖妣刘氏日“简穆皇后”旧志书“宣皇圣母”当系宣祖之母,即“简穆后”也。又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建隆年元年(690)九月丙午,奉玉册,谥祖日‘简恭皇帝’,庙号‘翼祖’。祖妣刘氏曰‘简穆皇后’。皇考日‘武昭皇帝’庙号‘宣祖’。”可见这位“宣皇圣母”是“宣祖”赵弘殷的母亲“简穆皇后”刘氏无疑。
“王才里”现改名为“王才堡”,位于孝义县西南六十里吕梁山区一条小河谷中。由于近几年来开发煤炭,村里的经济情况发展,在村东路口新建了一座高大、富丽的牌坊,“宣皇圣母陵”就牌坊附近的“魁星楼”下。由于陵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所以村民们特地用石头水泥将其垒砌。
“宣皇圣母”刘氏的父亲“刘宣王陵”,在王才堡以南十多里远的下马宽村。据清隆三十五年(1700)《孝义县志》记载:“宋刘宣王陵,在城西南六十里下马宽。经考察,刘宣王陵位于村北玉泉山头的一块平地上,墓高约一米,周长三十多步,四周灌木茂盛,杂草丛生,墓西有盗墓未遂留下的土坑。该村现有村民四十多户,人口二百多人,多为任、韩两姓,已经没有刘姓。村民只知道墓名为“宣王陵”,至于“宣王”是什么人,则不知其祥。据该村书记任士威介绍,对面东山上十多里远,还有一座“公主坟”,据说是“宣皇圣母”早逝的女儿,下马宽村原有一座“清凉寺”,据说是宋初所建设,可见在赵宋之初这里有老祖宗一段兴旺的时期。
以赵匡胤父亲谥号命名的“宣皇原”,在下马宽村北二十里驿马乡境地内。当年原上有一座东、西两进院的“宣皇庙”,该庙原来长期被学校占用,现已废弃,院内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据考:赵匡胤登基后,其父赵弘殷被封谥为“宣皇”;“宣皇圣母”刘氏和刘宣王乃是赵匡胤之祖母,外祖父之封谥。以孝义县王才堡有“宣皇圣母墓”、下马宽村有“刘宣王陵”以及驿马乡有“宣皇原”等地名的情况看,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早年曾经在这一带活动、谋生,后娶刘姓之女为妻,并在这里生下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以后才产生了“宣皇原”等地名。据考:这一带都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贫困的山区。赵匡胤的祖父赵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到孝义县的吕梁山区谋生,除生活贫穷以外,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孝义民间还广泛流传有“话说宣化原”、“魏王嫁女”等传说,其中的“魏王”显然是指赵弘殷四儿子、后来被封谥为“魏王”的赵匡美而言。
另据山西《永和县志》记载,该县南七十里龙岩山上有“避世窑”、“龙岩寺”等赵匡胤避难遗迹。这里据罗云村只有一百多里。年轻时候的赵匡胤迫于贫困,到这一带活动、谋生是很可能的。
四、郑恩“卖油路”和“千里送京娘”
除了有关赵匡胤的遗迹之外,赵匡胤的故事也在山西广泛流传,一是他和郑恩的故事。郑恩又名郑子恩,是太原南郊(黄陵乡)郑村人,过去郑村又名“郑家堡”、“郑村堡”,正位于由太原府通往寿阳、平定和河北井陉、真定的东山大路路口。是出入太原府的必经之地,赵匡胤年青时节,曾经以贩运粮食为生,郑村是常来常往之地。一来二去,就与常年以长途贩油、卖油为生的郑恩,以及曾经以贩卖雨伞为生的柴荣(后周·世宗)结为朋友,成为莫逆之交,在这一带留下许多佳话,部分故事还被写入后来成书的《飞龙全传》当中,至今已经过去一千年,从郑村至榆次砖井村这间一段大路还被人称为郑恩“卖油路,”可见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影响之深。
二是脍炙人口的《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故事,赵匡胤当初未曾“发迹变泰”的时节,因任侠任气,抱打不平,以负案之身,投奔在太原清油观出家的叔父赵景清。以求避难。他在庙中遇到随父亲来太原府北岳庙还愿、被强盗掳掠而来的民女赵京娘。遂挺身相救,亲自从太原护送京娘返回晋南蒲州(今永济县)小祥村家中,与父母双亲团聚。京娘为感谢赵匡胤搭救之恩,愿意以身相许,赵匡胤义不受谢,严辞拒绝,表现出大丈夫光明磊落、不近女色的英雄气概。这是千年以来山西人民口耳相传、妇孺皆知的动人故事。引人注意的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行走路线,据收入《警世通言》卷二十一的“宋元话本”小说《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描写:
“……原来那女子也姓赵,小字京娘,是蒲州解梁县小祥村居住,年方一十七岁。因随父亲来阳曲县还北岳香愿,路遇两个响马强人,掳掠而来……”公子道:“救人须救彻,俺不远千里,送你回去!”……不一日,来到汾州介休县地方……地名黄茅店……小二道:“离此十五里之地,叫做介山,地广人稀,都是绿林中好汉出没之地。”……公子催马前行,约行四十余里,到一个市镇(灵石)……又行了三四日,过了曲沃地方,离蒲三百余里。其夜宿于荒村……一路无话,看看来到蒲州……
赵匡胤送京娘所走的路线,基本上就是今日“太原——运城”公路一线,自古就是贯通山西南北的交通大道,古代交通不便,骑马、步行从太原出发,经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到介休县,距离有二百八十华里,是三天时间的路程;而距介休县四十多里的“市镇”,乃是今“灵石县”所在地;从灵石县往南到“曲沃地方”,距离有三百多华里,中间经过赵匡胤的故乡赵城县以及洪洞、临汾、襄汾等地,大约需要四、五天时间,作品都采取一笔带过的写法;从曲沃到蒲州(今永济县)有三百多里,更笼统带过。这一写法表现出赵匡胤走过这条道路(尤其是前半段)具有高度的真实意义。
赵匡胤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卒于开宝八年(976),享寿五十年。他在二十三岁以下前“漫游无所适”从“千里送京娘”故事,可以想像到年青赵匡胤在故乡山西奔波,谋生活动的一个侧面。他后来应募投军,二十七岁时,以“高平之战”中作战勇敢,拜后周“殿前都虞侯”;后周·世宗七年(960)三十三岁时,才在“陈桥兵变”中夺取帝位,可见赵匡胤前半年经历的坎坷、艰难。
五、“地方戏”和“地方志”中的赵匡胤
虽然赵匡胤的真实家世和经历已经渺远难考,但人们还是能在山西一些地主戏曲和地方志的记载描写中,发现有关的蛛丝马迹。首先是山西“上党落子”剧本《高平关》,这本戏是写赵匡胤到高平关向高行周借人头的故事:后周·太祖郭(彦)威登基后,曾经在外流落的儿子柴荣叫结拜弟兄赵匡胤从原籍举家迁至汴京。以共享荣华富贵。太祖对此不以为然,他先派赵匡胤攻打燕京回来,又派他去高平关(今山西高平县)取高行周的首级,否则将他全家困死狱中,赵匡胤的父亲赵洪恩在家乡时,曾经与路过投宿的高行周拜兄弟,所以给赵匡胤带去向高行周借人头的书信。赵匡胤到了高平关,高行周已在头一天晚上占卜得知自己行将命终,他见到赵匡胤,见赵的头上出现真龙,赵匡胤还把自己的妹妹赵美容许配给高行周的儿子高怀德,高行周于是自刎而死,成全了赵匡胤的使命。
引人注意的是:剧中赵匡胤自报家门:“打下燕京刘王,喜坏西罗赵玄朗”,他受命前往高平关时又埋怨柴荣:“俺就在原郡啥不好,捎书传信盼俺进京。实想进京荣华享,举家渡落南监中。”他到狱中告别双亲时,其父赵洪恩唱道:“咱在西罗啥不好,一心进京投宾朋。心想进京荣华享,举家流落南监中。”这些道白和唱词,都说明赵匡胤一家乃是西罗县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像《宋史》敷演的那些复杂、显赫的家世经历。剧中还以高行周回忆梦境的独白形式,介绍了赵匡胤的出生经坜。
“……赵匡印,赵匡胤,好一个相熟的名字,我在那里会过?……唔呼,有了!当年大战苟家沙滩,往回行走路过西罗县,西罗县有一赵洪恩,俺二人八拜为交。是俺兄弟厅前饮酒,家人报到:我那弟妹产生一子。那时刮了一阵香风,抱在前,老夫迎风给他起名叫个‘香孩儿’外加赵匡胤。这一冤家莫非已成人长大?唔 ,是我走时,将冤家八字带来,待我取出一观:赵匡胤杂生在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男人犯戊午,必定坐九五。唔呼呀!此冤家莫非有九朝八代之位?……
中国古代 戏曲一向有“据实生发”的特色,很多剧目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创作产生。除进行一些情节上的泻杂以外,基本实事很少凭空虚构。高行周是后唐·晋王李克用部将高思继的儿子。因为高思继桀傲不驯,后被李克用诛杀。高行周时年十余岁。被李克用收之帐下。稍长,补以军职,曾经长期在山西地区活动。上述剧中独白,就是他当年在山西的一段亲身经历。从剧中描写看,赵匡胤根本不是在洛阳夹马营中出生,而是诞生在山西“西罗小县”即今日(洪洞)赵城县罗云村。
不少山西地方志里也有关于赵匡胤遗迹的记载,如《平阳府志》卷三十一“古迹”,“大宁县·禅峰洞:在孔山之麓。相传赵太宗避其中,旋有蜘蛛布网洞口,以敝之。兵致不见而去。后敕建禅峰寺。”《永和县志》卷十三“金石考”:“宋·石洞:在龙岩寺庙底,内像三尊,斑驳不堪。人传宋太祖避乱于上此。后敕建龙岩寺,有碑记,两摧藓蚀,字迹残缺无考。”《永和县志》卷十六“艺文录”还记有王世仪作《龙岩古洞》诗一首:“高敞玲珑别有天,土人争说困龙眠。昙花佛地三千界,玉液瑶宫第一泉。绕寺森森迷古柏,环溪朴朴泻寒烟。由来封禅名无愧,宋诈曾经四百年。”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大致窥见出宋太祖赵匡胤家世和出身的真实情况。
六、赵匡胤籍贯家世之真像
由于历时过久和当年赵宋皇室对籍贯、家世问题处理得严密,我们已经无法提供赵匡胤的籍贯确系赵城罗云村的“铁证“,但本文所所述的内容,已经足以使人们对《宋史》有关的赵匡胤籍贯的记载发生动摇和怀疑。因为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总是以自已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为中心进行活动,然后逐渐扩大自己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只有在某个人经常活动过的地方,才能够留存下有关他的遗迹和传说。而在有关赵匡胤的戏曲、小说和方志传说中,却罕见他在“涿郡”(今河北清苑一带)活动过的任何报道和传说。所以,根据前面考证的情况,我们可以为赵匡胤真实情况描绘出如下轮廓:
宋太祖赵匡胤的籍贯,是天下赵姓发源之地——山西赵城县(今并入洪洞县)罗云村。由于家境地贫穷,祖父赵敬曾经流落到一百多里以外,同属吕梁山区的考义县西南境内王才里(今改为王才堡)、下马宽、宣皇源一带谋生,并娶当地刘姓之女为妻,在那里生下了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后来刘氏早逝,葬于王才里,晚年贫困的赵敬只好携子赵弘殷回到赵城罗云村,一度栖身于虎峪寒窑之中;在罗云村时,赵弘殷曾与行军路过的后唐大将高行周结为兄弟,高行周为正好出生的赵匡胤取下了“香孩儿”赵匡胤的名字。赵匡胤幼年时,在家乡无以为生的赵弘殷曾经一度携带妻儿(赵匡胤、赵光义)双筐挑子,外出逃难,在当地留下了“两个天子一担挑”的历史佳话。
赵匡胤成年后,因为天性朴实,喜欢抱打不平,曾经以负案之身躲避到吕梁山区的石楼、永和等县和太原等地避祸,并且在落难中演出了“千里送京娘”动人故事,后又与困顿中从事贩卖(后周·世宗)的柴荣相识,结为兄弟。后周太祖郭(彦)威登基后,其子柴荣招唤赵匡胤全家进京,以共享荣华富贵,后周太祖不以为然,然后派遣赵匡胤打燕京、杀刘王,下高平,取高行周首级别,以观察考验其品性能力。赵匡胤遂逐步擢升“禁卫将校”“殿前都指挥使”等职。“陈桥兵变”登基后,赵匡胤一方面暗中修建山西孝义县曾外祖、祖母坟苎和纪念父亲出生的庙院,敕封父亲为“宣皇”、祖母为“宣皇圣母”、曾外祖父为“宣王”;又为避免世人议论和耻笑自己的出身寒微,乃编造出自己是汉代名臣、“涿郡”赵广汉后裔的说法,记入正史,同时制造了涿郡埋有“僖祖”“翼祖”“三陵”的假象,对自己的籍贯、家世进行了彻底的掩盖。
北宋、南宋相继灭亡后,女真人和蒙古人大肆“根刷”、“屠戮”赵宋皇室子孙,时有赵匡胤之弟,魏王赵光美后裔赵受之,赵和之兄弟二人,自河南避难逃回赵城,赵受之留居罗云,赵和之则徒居汾阳。罗云村人为避免招致灭族之灾,遂将全村赵氏一律改为贾姓。因时已悠久,人们习以为常,至今仍未回复原性。清代乾隆年间,村人为纪念先祖赵匡胤,在村中修建“飞云楼”一座,上书“元朗里”三个大字,此楼在文革中被拆毁,现在村中尚有“古西罗”、“受之遗风”等碑刻、遗迹留存。有关赵匡胤的故事、轶闻、传说至今仍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
七、“自古寒门出贵子”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们讲究“出身门第”,谁的祖先出身高贵,地位显赫,家业雄厚,生活富裕,谁的脸面就光彩荣耀,在社会上也会受人尊敬;反之则自卑自贱、受人歧视。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社会思维的情况下,原本是贫困家庭出身、又骤然间当了皇帝的赵匡胤,出于避免人们议论自己出身的考虑,为自己制造了一些“奉天受命”的神话,像世人喜欢“攀附名人”、“以光门楣”的心理一样,为自己的家族找一位有名望有地位的历史名人来充当自己家族的祖先,是再合理不过和可以令人理解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建立宋朝以后,由于赵宋皇室一直宣传自己的家族是汉代“京兆尹”、涿郡人赵广汉之后,他的家族的真正历史情况,即赵匡胤籍贯赵城罗云村和祖先曾经穷困乞讨的“皇家秘史”,遂被长期尘封埋没,鲜为人知。
这样说有以下两个理由,一、不论是在《宋史》或皇家玉牒《南外天源赵氏族谱》,都没有任何能够把“赵广汉”与赵匡胤的高祖“僖祖”赵眺直接联系起来的世系记录,因为它原来就根本不存在;二、据河北《清苑县志》记载:原清苑县“御城”西北“宋三陵”,葬赵匡胤四世“僖祖”眺、三世“顺祖”廷、二世“翼祖”敬。宋朝建立后,即将“三陵”迁葬于河南“皇陵”。但在河南巩县的“七帝八陵”中,却只有赵匡胤之父“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根本没有“僖祖”、“顺祖”、“翼祖”三陵的踪迹。可见当年清苑县的“宋三陵”和“迁陵”之说,完全是当时赵宋皇家掩人耳目的虚构之辞。赵匡胤的所谓“僖祖”、“顺祖”二人,可能早就因为家境穷而死后不知所葬,只有“翼祖”之妻刘氏在山西寿义县留下了自己的坟墓痕迹,为今天揭开“赵匡胤籍贯”之谜,留下了一丝宝贵的线索。
“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帝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骄饰……”“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斡濯至再。”由于平民出身的贫困家世和坎坷,艰难生活的磨烁、砥砺,使他从小养成了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的品质和朴素节俭的生活习惯;使他能够对五代长期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持有客观、冷静的认识和看法,在发动“陈桥兵变”时,采取了一系列保证社会安定和百姓利益的举措;在取得帝位以后,执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正确对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太平;治定功成,治礼作乐……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与汉唐,盖无让焉。”从赵匡胤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一种“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不向命运低头屈服、永远奋斗进取,夺取事业成功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赵匡胤籍贯、家世之谜的破解,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赵匡胤的历史功绩,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宋史·列传》中为什么记载了慕容延钊、罗彦环、高怀德、郭从义、武行德、候章等对宋朝开国有功的众多山西人物,提供了可信的答案。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2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